來看書|一月新書《纖維實踐:月桃》
介紹| 本書源於2019年由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承辦「臺灣在地植物纖維工藝材料與基本技藝調查」,邀請編織藝術家與學員們共同研製作品,進行相關產業調查。接續於2020年以...
介紹| 本書源於2019年由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承辦「臺灣在地植物纖維工藝材料與基本技藝調查」,邀請編織藝術家與學員們共同研製作品,進行相關產業調查。接續於2020年以...
東台灣研究會成立自今二十多年,累積了豐富可觀的出版品。從泛黃的到新出爐的,訴說著慢步東台灣,深耕孜孜不懈的腳蹤。這個新年,邀請您來,不只是好康好優惠,更是珍藏與支持,一起陪伴這雙腳步持續向前~~ ▊ ...
介紹| 臺灣天然纖維植物種類繁多,其中「苧麻纖維」是早期原住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纖維材料之一。當代人們只能從末端成品來認識纖維,但是對於材料原始樣貌、完整工序及歷史脈絡的認識仍所知有限。 本書為國立工藝...
介紹| 本書的起源,為2019年由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承辦的「臺灣在地植物纖維工藝材料與基本技藝調查」,邀請了編織藝術家與學員們共同研製作品,也進行相關產業調查。繼之於...
介紹|本書的四位作者是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的學生,在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王昱心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透過參與式觀察向排灣族古樓部落的兩位織者許春美老師與蔣梅貞老師學習傳統地織技藝,也採訪記錄兩...
介紹|本書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為陳瑳瑳女士的生平訪談紀錄。陳瑳瑳女士於1927年出生,臺北人,今年達95歲高齡。其父親陳振能曾協助管理板橋林家林熊光的產業。因陳振能重視其子女的教育,陳瑳瑳女...
一、《東台灣研究》29期為〈花東條例與花東發展十年回顧特刊〉,將優先收錄「花東條例與花東發展十年回顧研討會」之發表論文,並優先徵求相關主題之論文、調查報告、資料彙編、活動紀錄等文章。 二、本次期刊,亦...
介紹| 在2021的尾聲,我們首推強檔新書:地方飲食文化記憶誌系列《食光.時光–Kasavakan飲食記憶誌》,本書由東台灣研究會及旭野有限公司共同出版。.本書的起始為東台灣研究會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
看完實務論壇的紀要,是不是也跟我們一樣,有許多的感受與想法呢? 透過花東基金執行、跨域治理探討、民間參與及地方發展影響四個核心,八位不同的分享人,從不同的觀點分享對於花東基金的想法,無論是回到花東條例...
【實務公開論壇第二場】花東基金建設之民間參與及地方發展影響:經濟產業、環境保育、城鄉、原住民及社會文化發展面向 主題聚焦:民間參與花東基金實施的途徑與機制檢討 受邀與談人國立東華大學特聘教授王鴻濬,同...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