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日本」之過去與現在 —以糖業移民村為觀點》新書講座分享筆記
#講座主題〈為何在臺東興起日本神社的重建─從鹿野移民村的例子談起〉 針對作者野口英佑(Noguchi Eisuke)博士的研究主題分享,感謝一場難得的交流,來自東糖研究會的夥伴、鹿野區役場與社區協會營...
#講座主題〈為何在臺東興起日本神社的重建─從鹿野移民村的例子談起〉 針對作者野口英佑(Noguchi Eisuke)博士的研究主題分享,感謝一場難得的交流,來自東糖研究會的夥伴、鹿野區役場與社區協會營...
PART3 故事導覽手冊彙整 4/30 第四場 記憶採集紀錄之後 「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爬上那段長長陡陡的好漢坡之後,在那個平台上休息,印象中,平台周邊的樹開了一種花,很美。不過參加工作坊之後,才...
PART2 記憶拼圖實作-4/23 第三場 那些有故事的地方 「原來,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的事。」 這是這幾場工作坊下來,收到不只學員還有分享者的回饋。 生活在鯉魚山周邊不同角落的人有著各自的年代記憶。 ...
PART1 記憶地圖工作方法培訓-4/16 第二場 走讀地方現場,無論敘述或是紀錄的一方,記憶之中夾帶觀點。 我們在對話中交鋒與思辯; 什麼是你以為的重要,對我來說或許並不。 什麼是我聽到的角度,對你...
PART1 記憶地圖工作方法培訓-4/15 第一場 歷史與口述記憶沒有絕對,惟有不斷的辯證與反思詮釋主體。 田野是開放多元,包容各種視角與聲音的場域。 面對最熟悉的陌生人─鯉魚山, 有太多複雜的關係與...
大家還記得我們在去年11月中與臺東大學、史前館合辦了一場探討花東條例、基金運作與花東地區發展的研討會嗎?其中包括邀請政府、民間代表討論的實務論壇,也有根據與花東條例相關的計畫或發展案例探討的學術研討會...
上周六的《成為池上:地方的可能性》新書分享會,雖然主辦方因疫情關係宣傳相當低調,但很感謝在疫情漸趨嚴峻的態勢下,仍有不少關心地方發展的人士前來參加,其中包括在地文史工作者、池上關山鹿野的朋友、史前館研...
看完實務論壇的紀要,是不是也跟我們一樣,有許多的感受與想法呢? 透過花東基金執行、跨域治理探討、民間參與及地方發展影響四個核心,八位不同的分享人,從不同的觀點分享對於花東基金的想法,無論是回到花東條例...
【實務公開論壇第二場】花東基金建設之民間參與及地方發展影響:經濟產業、環境保育、城鄉、原住民及社會文化發展面向 主題聚焦:民間參與花東基金實施的途徑與機制檢討 受邀與談人國立東華大學特聘教授王鴻濬,同...
【實務公開論壇第一場】花東基金執行與跨域治理探討:中央地方、部會、區域合作面向 主題聚焦: 針對花東基金運作機制及區域合作之跨域治理情形討論,思考花東區域合作平台運作機制優化的可能性。 受邀與談人前國...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