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鯉魚山記憶地圖工作坊】
PART2 記憶拼圖實作-4/23 第三場 那些有故事的地方 「原來,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的事。」 這是這幾場工作坊下來,收到不只學員還有分享者的回饋。 生活在鯉魚山周邊不同角落的人有著各自的年代記憶。 ...
PART2 記憶拼圖實作-4/23 第三場 那些有故事的地方 「原來,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的事。」 這是這幾場工作坊下來,收到不只學員還有分享者的回饋。 生活在鯉魚山周邊不同角落的人有著各自的年代記憶。 ...
中研院民族所關於卑南族知本/卡大地布部落的三本系列專書《知本卑南族的出草儀式:一個文獻》、《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老人的話─卑南族卡大地布的歷史敘說》,終於合體,...
PART1 記憶地圖工作方法培訓-4/16 第二場 走讀地方現場,無論敘述或是紀錄的一方,記憶之中夾帶觀點。 我們在對話中交鋒與思辯; 什麼是你以為的重要,對我來說或許並不。 什麼是我聽到的角度,對你...
PART1 記憶地圖工作方法培訓-4/15 第一場 歷史與口述記憶沒有絕對,惟有不斷的辯證與反思詮釋主體。 田野是開放多元,包容各種視角與聲音的場域。 面對最熟悉的陌生人─鯉魚山, 有太多複雜的關係與...
「感謝所有一起參與的你們。」 新書發表會的午後,來了許多共同參與的夥伴。 由東台灣研究會與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共同出版的《東台灣叢刊18...
《東台灣叢刊18─日治時期阿美族農業型態與部落環境變遷》 日治時期引進的蓬萊米種植促成東臺灣阿美族各部落水田化,同時從小米種植為主的社會轉變為水稻為主。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日本所推行「經濟化」的作物對於...
本書是以卑南族卡大地布人的口述歷史為主體,完整轉寫記錄耆老們以族語述說的29篇,關於起源、遷徙、與荷蘭人等外族或與鄰近卑南部落的來往、以及各家族源流等的故事。
《東台灣研究29》專刊的主題,是攸關東台灣永續發展的《花東地區發展條例》。十餘年前,當該條例開始討論立法時,捲起了花東公民社會回應這個立法的波瀾壯闊之公民運動,臺東與花蓮眾多公民團體與熱心人士不分花東...
#新書上架 ▌《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 . 介紹 | 摘錄整理自主編序 《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原書德文版於1985年出版,是安東(...
號外!第二部地方飲食文化記憶誌終於出版了! 《食在・一起:Kaadaadaan電光飲食記憶誌》─Maharateng ko ‘aredetay o naniloma’ay no mita 記憶味道,訴...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