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新書推介《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

#新書上架

▌《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

.

介紹 | 摘錄整理自主編序

《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原書德文版於1985年出版,是安東(Anton Quack, 1946~2009)接受德國奧古斯丁人類學研究機構委託,根據山道明博士(Dominik Schröder, 1910~1974) 1960年代中期在卡大地布(知本)卑南族部落調查所蒐集的資料,加以整理與分析而完成的著作。

本書包括〈導論〉、〈pulingaw制度:描述部分〉與〈pulingaw制度:分析部分〉等。安東在〈導論〉中除了略述山道明以及長期在卑南族傳教且協助他與山道明的費道宏神父(Rev. Patrick Veil, 1901~1988)的相關背景、卑南族研究文獻與卡大地布社會與宗教信仰的狀況,主要是說明山道明田野調查的特質,以及儀式禱文形式的重要性。安東在本書將pulingaw這個制度分為兩部分來處理:(一) 描述部分包括巫師本人的口述(如故事、解釋及祭儀禱文)、為何成巫,以及成巫儀式的詳細過程;(二) 分析部分則根據這些資料,進一步與當時研究不同地區薩滿教(shamanism)的人類學、宗教學等領域的學者對話。

從時空脈絡來說,山道明和安東在卡大地布研究的時間距今已有四、五十年之久,臺灣社會以及包括卑南族在內的臺灣原住民族的社會生活,都有了重大的轉變(參閱黃應貴2012)。再者,山道明、安東以及與他們對話的這些學者之間論點的異同,呈現出那個時代學者所關注的問題,跟後來薩滿教、泛靈信仰與巫術(witchcraft)的探討,也有著明顯不同的研究取向。即使如此,此書在那個時期提供來自臺灣的例子,與不同區域的薩滿研究對話,從中也凸顯出卡大地布甚至卑南族巫的諸些特徵。另一方面,從卡大地布卑南人自1990年代初期以來重建會所制度、恢復傳統祭儀,尤其2010年以來巫師pulingaw與司祭長rahan在族人反對公墓遷葬與興建光電的一系列抗爭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比較其他卑南族與臺灣原住民巫的事例,我們顯然需要面對與思索巫在當代脈絡的意義(王勁之、陳文德2019;參閱胡台麗、劉壁榛2019)。

整體來說,本書留下了相當珍貴,甚至今日已經無法從報導人口中得知的成巫儀式資料,同時提供卑南族與臺灣原住民族有關巫這個議題的比較。此書與已經出版的《知本卑南族的出草儀式:一個文獻》以及剛完成卑南語分析與德文中譯校對的部落史《老人的話》一書,都是來自卡大地布的研究,這三本書所討論的出草、巫以及原住民族口傳歷史這些議題,不論對於整個卑南族社會文化的探討,或者臺灣南島民族的比較研究,都有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

著作 |

《祭師、治療者、薩滿?卑南族卡大地布之巫pulingaw─Dominik Schröder 遺稿之描述與分析》

Anton Quack 原著;喬蕙芳初譯;石素英,齊偉先校譯;陳文德主編.

初版.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22.9

#東台灣研究會資料室

#東台會來看書系列

#東台會新書推介

#歡迎來館閱覽及會員借閱 #歡迎成為東台會之友(會員申請): https://goo.gl/forms/f2upH170HeW9t7tk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