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書|十二月新書《後山活水:臺東農田水利會圳路史(上)(下)》

本周要來推介新書《後山活水:臺東農田水利會圳路史(上)(下)》,由臺東農田水利會出版。在作者群的爬梳下,東臺灣大小水圳的歷史與文獻被保存了下來,本書可說是地區水利會的第一本圳路史,深具開創意涵。本書記錄了臺東9個水利會工作站所轄的181條水圳,從東海岸啟程,再到臺東平原,最後是縱谷平原。就如本書〈導讀〉陳鴻圖老師所言,「這本書不只是臺東農田水利會圳路的紀錄,更是水圳與後山人文互動的歷史」。歡迎有興趣者前來閱覽,細細品味喔~

📚️ 介紹|
東臺灣的水利開發,在晚清漢人移入前,東海岸的阿美族已有簡易的水利設施,其功能除了灌溉亦有界定勢力範圍的作用。清代時期有近九成的水圳開發者為原住民,但興建年代及名稱多不可考。晚清以後,隨漢人移墾伴隨著水利開發,加上較精準的文字記錄,水圳所建時間以光緒年間為多。而就分布上,以東海岸地區的水圳數量最多,除了說明清代東海岸阿美族已有高度農業技術,也呈現海岸山脈富含水量,適合小規模水圳水源。

日治時期,東臺灣是殖民政府推展移民事業、糖業、稻米生產的要地,發展水利事業是此區的重要政策與投資。在東臺灣的水圳興建經費上,受政府補助比率也特別高。

到了戰後,水利建設配合國家農業政策快速發展,對臺灣農村經濟和生態有相當的貢獻,但也因著變化快速使水圳的舊貌流逝。水文化資產保存與推廣是當前亟需努力的方向。
本書除了針對水利設施及組織的變遷進行歷史爬梳,亦搭配地理環境、人文變遷、及小故事的穿插,生動的呈現了東臺灣圳路的歷史面貌。

臺東農田水利會,2020,《後山活水:臺東農田水利會圳路史(上)(下)》,臺東市:臺灣臺東農田水利會。

.
#東台灣研究會資料室
#東台會來看書系列
#東台會新書推介
#歡迎來館閱覽或加入東台會會員借閱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