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山走讀活動課程側記總結

文|姚昕孜
圖|薛俊宏

三週的課程終於結束了,還記得位在第一堂課對於課程的期望嗎?「常去鯉魚山但並不了解,希望能多了解鯉魚山的來源」、「對鯉魚山的印象,來自阿嬤常去的地方,想了解老一輩做了什麼」、「鯉魚山如此親民,卻被忽略」。

經過講師們的課程與實際踏查後,理解了鯉魚山的前世今生,學習到如何操作GPS定位系統,也看了各式各樣的生物百態。在最後一堂課,大家盡心盡力完成有意義、有主題的故事地圖和小旅行。透過課程與自身理解了對於鯉魚山的認知,重新認識這個所在,而故事地圖的呈現,或許能讓更多人認識鯉魚山。

在同一場域,不同的角色可以訴說不同的故事,賦予/呈現不同的面相,藉由角色的轉換,理解不同層次的聲音,並自行詮釋每個視角、選點的理由及意義。

「誰」想像了什麼?
「誰」期望著什麼?
「誰」該負責?大家還記得剛結束的課程嗎?

「一路上都在做不一樣的學習」、「沒想到來上這門課收穫會這麼多,原本想說只是來聽老師講,沒有想到英雄豪傑在人間」、「我是台東人,沒有來上這門課的話,不知道台東其實還有很多的歷史,很多的人文其實是很值得去深入的」、「透過人文的理解、鯉魚山的前世今生,期望(有潛力)發展成類似玉里神社型態的歷史景點」、「引起動機,好好看一看,才會想好好保護,可能我們喜歡這個地方,我們都會覺得『啊!這也不在我們手中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總覺得很可惜。也許後來接手的也不知道它的意義阿』」
「如果你對那個地方沒有情感,其實你什麼都不會留下」

是的,越深入內在,認同感會越強烈
但誰能夠聽到我們的聲音?

空間中共享的記憶、認同與文化價值形成了所謂的地方感,而人與空間互動又能獲得什麼?集體記憶與當下「被呈現的歷史」如何被現代人凝視與觀看?

就像一張張的老照片,有誰能夠想像它所乘載的故事?重新想像更迭的時代中的物事人非?時間流動過後,那些曾經的喜怒哀樂與過往還有甚麼殘跡可留下?

隨處散置不知來歷的歷史殘骸、塗鴉的燈籠基座、被隨意放置卻極具歷史價值的砲台、龍鳳寶塔存放的史前古物去向、被荒煙漫草掩埋的淨水池、地下水井、民防管制中心等;當然還有現存的問題,城市天際線、音量管控與人際互動的平衡、垃圾清除等也都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鯉魚山,離我們很近,既親切又充滿著濃厚的神祕氣息,具獨特的歷史、生態、環境與文化,已然建立其既有的文化層,不僅是人們交際所在,同時也是臺東市發展史脈絡的交集之處。而,她的未來卻無人能卜,若我們已不再知道它的一切,那麼未來會不會有一天鯉魚山會消失?有一天我們會不會忘記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事?我們現在的足跡未來是否也會被我們的孩孫遺忘?

而這樣的訊息如何傳播?身為在地居民的我們如何傳達我們的聲音?如何讓鯉魚山獲得更好的規劃?「誰」該為這一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臺東縣社區大學主辦
#東台灣研究會協辦

You may also like...